两会“下团组”,习近平这样谈“心”

作者:编辑:管理员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1-03-09点击次数: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至此,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先后到内蒙古代表团,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青海代表团三个团组参加审议、讨论。两会“下团组”,谈“初心”、论“中心”、说“关心”,习近平这样谈“心”。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筑牢初心使命”

    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党史学习教育拉开帷幕。党中央已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为什么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讲到他多次强调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话:我一直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说:这次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7日,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提初心。习近平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党中央已经作出部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习近平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千钧。在内蒙古代表团和青海代表团,总书记提到了同一句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习近平叮嘱内蒙古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并且支了招: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
    在青海代表团,习近平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习近平特别叮嘱青海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我们来共同关心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多次提及“关心”一词。

    对于身为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习近平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关心、爱护,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加强医院安保力量和设施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医闹和暴力伤医行为。

    对于顶起半边天的广大妇女,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妇女事业、做好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大重视、关心、支持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妇女权益。

    谈及培训乱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教育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今年两会下团组,习近平的关心和牵挂还很多。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心系生态,感叹林场工人从砍树人看树人的转变。在青海代表团,习近平说:我很牵挂玉树。”“后来对玉树重建情况,我一直非常关注。

    习近平还强调,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 Copyright 中国·ok138cn太阳成(Macau Sun City)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